三國戰爭,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竟爭。在這一時期,涌現出眾多足智多謀的謀士。大家耳熟能詳的一般有:臥龍鳳雛,二荀郭嘉。如果要說三國第一謀士,許多人都會首推諸葛亮。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。事實上,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,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。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后的說法是:“孤之有孔明,猶魚之有水也。”曹操得到郭嘉以后的說法則是:“使孤成大業者,必此人也。”劉備臨終前,是托孤于諸葛亮的;而曹操對郭嘉,也曾“欲以后事屬之”。只不過因為郭嘉英年早逝,我們沒能看到那一天。

史書記載郭嘉“才策謀略,世之奇士”。要想知道郭嘉有多厲害,我們先來看一下郭嘉的生平。郭嘉起初是袁紹帳下的謀士,而后經過荀彧的介紹投靠曹操。曹操與公司共商公司大事,聽完郭嘉的建議后,曹操長嘆說:“能幫我成就霸業的,就是他了”,稱郭嘉是自己的“奇佐”。郭嘉離開營帳后和荀彧說:“這才是我要侍奉的人主”。

在三國歷史上流傳著一句古老的話:“郭嘉不死,臥龍不出”。在臥龍之前,三國中最著名的謀士就是郭嘉,郭嘉死后,諸葛亮才出山。這就會讓后人聯想,諸葛亮不出山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為不敵郭嘉呢?民間有野史記載,郭嘉和臥龍都是鬼谷子的門生水鏡先生的弟子。雖然這可信性不大,但足可以證明郭嘉的名聲之大。

郭嘉對曹操最大的貢獻就是:幫助曹操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計策。幫助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。三國中著名的“十勝十敗”之說就是出自郭嘉之手。積極勸說曹操對戰袁紹。他列舉出十條理由證明“公有十勝,紹有十敗”。極大地鼓舞了曹軍將士的斗志。
第二,郭嘉幫助曹操擒殺呂布。當時曹操出兵攻打呂布,久攻不下,正準備放棄。這是郭嘉積極進言,提出“有勇無謀者,若氣衰力竭之時,便不久于敗亡”的觀點。最后曹操依郭嘉計策,水淹呂布于下邳,呂布敗亡。

第三,遺計定遼東。誰能想到三國第一謀士死時只有38歲。當袁紹敗亡之后,他的三個兒子爭奪地盤。袁尚,袁熙逃入遼東。曹操率軍北上,當然也帶上了謀士郭嘉,郭嘉在北上途中身染重病。不久就離世。但是死前制定了平定遼東的計策,在隨后平定袁尚的戰斗中。曹操都是按照郭嘉的計劃制定戰略。
曹操對郭嘉非常的賞識,更是對這個年輕的謀士寄予了無限的希望。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,把兒子托付給他。但是誰知道?天妒英才,郭嘉未滿四十歲就含恨離世。赤壁之戰時,曹操大敗,留下了一句:“若郭奉孝在此,決不會使吾有此大敗!”恐怕這是對郭嘉最大的肯定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
分頁:1/1頁上一頁1下一頁
相關閱讀推薦:
如何評價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與真實歷史有何差別?
三國演義中趙云其實過得很憋屈為何這么說?
三國演義中霸氣側漏的話當屬曹操還是劉備?
三國演義中趙云其實過得很憋屈 為何這么說
誰是被三國演義丑化的帥哥?才貌俱全的蔣干
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為何不殺私自放走曹操的關羽
相關專題:三國演義
版權聲明--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