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美國彭博通訊社5月20日報道,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透露,俄與我國簽署一項供氣協議,交易價值約為4000億美元。在此之前,中俄就天然氣問題艱難博弈十余載,是什么原因促成今朝塵埃落定呢?
1、中俄談判近20年,最關鍵的還是錢
今年1月,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給我國的天然氣報價是360美元到400美元每千立方米,而現在的價格區間已經降到350美元到380美元每千立方米。消息人士稱,俄羅斯一直不愿意我國拉低天然氣價格,甚至希望能和賣給日本的天然氣價格掛鉤,達到最高約500美金每千立方米。
俄對我國的報價接近出口歐洲的價格
長久以來,中俄雙方的爭議焦點是定價機制上,歐洲采用的標準是與石油掛鉤,而我國的標準是與進口LNG和煤層氣的開采成本相掛鉤。
俄羅斯天然氣協會主席曾表示,俄出口到歐洲公司的天然氣是每千立方米400美元,所以與我國的合作不會低于350美元,俄羅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。俄羅斯天然氣定價目前與國際接軌,盡管天然氣的開采成本比較低,但由于最大的費用是來天然氣管道的建設,考慮到運輸成本問題,與我國天然氣合作價格也要參照國際標準。
問題的關鍵在于,在當前國內資源價格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,我國的天然氣價格承受能力十分有限。如果我國接受較高的價格條件,那么上游價格將推動國內價格上漲,最終必然加重居民的生活成本和推升通貨膨脹。
2、形勢所迫,俄戰略重心東移
歐洲天然氣消費總量下降
①俄對歐洲天然氣出口量下降
2009年,世界天然氣消費量出現近10年來首次下降,歐洲、北美、亞太等主要市場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跌。初步估計,2009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為2.99萬億立方米,同比下降0.9%。其中,北美和歐洲均下降2%,工業部門用氣下降幅度最大;俄羅斯大幅下降5%-10%;亞太、中東和非洲地區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,其中亞太地區的天然氣消費估計增長2%。
俄羅斯天然氣出口總量下降
據俄生意人報報道,2011年9月上旬俄對歐洲天然氣出口量減少13%,出口減少也直接導開采量同比減少。專家稱,天然氣出口量和產量未來降幅還將持續。其原因:一是俄天然氣價格漲幅大,其8月價格每千立方米已超400美元,而同期歐洲現貨市場氣價則為344美元;二是上半年歐洲用戶以低價大量購氣儲存使其庫存充足;此外,俄氣大客戶意大利EN公司恢復從利比亞進口天然氣,這也可能導致俄天然氣出口量減少。
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(俄氣Gazprom)的一名高級執行官也表示,歐洲的天然氣消費量正逐步下降,它將給俄氣造成非常嚴重的問題。
我國天然氣消費增速居高不小
被作為世界能源統計重要指標的《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》2013年指出,2012年全球能源總消費量的增速從上一年的2.4%下降至1.8%。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穩定的需求增長來源,而我國和印度占到總增長量的近90%,我國依然是能源消費“大戶”。
②烏克蘭危機致世界能源格局面臨洗牌
天然氣、石油等能源資源是近年來支撐俄羅斯經濟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柱,也是俄羅斯運籌地緣政治最常使用的一張牌。尤其是天然氣出口,更是其維系和發展與烏克蘭、歐洲公司關系的重要工具之一。
從去年11月起,西方大國都被卷入烏克蘭危機中,而受影響最深的是與烏克蘭有血脈關系的俄羅斯,尤其是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戰略面臨調整——俄羅斯將不得不“向東看”。因此,亞太能源市場的地位將變得越來越重要,中、日、韓、印等天然氣消費國將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獲得更多主動權;而烏克蘭、歐洲公司將不得不加快尋求能源進口多元化的渠道。世界能源格局可能面臨一輪前所未有的大洗牌。
俄財政收入靠油氣出口
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復蘇乏力和內需難以重振,俄羅斯去年GDP增速僅為1.3%,為近年來最低。2014年,在俄經濟提振乏力的情況下,烏克蘭危機將使俄羅斯經濟更加惡化。從長期來看,由于俄自身原料型經濟的結構缺陷短期內難以扭轉,烏克蘭危機導致的俄與西方的關系不大可能迅速緩解,而且在未來幾年還可能加劇,俄羅斯的經濟將可能受到長期的負面影響。
在此背景下,俄羅斯同歐盟的天然氣出口面臨變數,急于尋找替代者,因此中俄拉鋸多年的天然氣合作有望破冰。
③頁巖氣為能源替代提供新視角
頁巖氣
美國“頁巖氣革命”顛覆了“非常規油氣資源只是常規化石能源的補充”的傳統認識,為能源供應和能源替代提供了新的視角。
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天然氣,成分以甲烷為主,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。據預測,世界頁巖氣資源量為456萬億立方米,主要分布在北美、中亞和我國、中東和北非、拉丁美洲、前蘇聯等地區。與常規天然氣相當,頁巖氣的資源潛力可能大于常規天然氣。數據顯示,201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已超過1000億立方米。有關專家稱,依靠頁巖氣的開發利用,在未來的10年里,美國不僅可以一改天然氣大舉進口的局面,實現全面的自給自足,還有望成為液化天然氣出口國。
悄然降臨的“頁巖氣革命”開始對全球天然氣供需關系變化和價格走勢產生重大影響,并引起天然氣生產和消費大國關注。頁巖氣的開發利用,可能成為世界油氣地緣政治格局調整的催化劑。
3、我國的籌碼:有多個備胎
自中俄談判進入馬拉松狀態至今十多年來,我國一直不遺余力地拓展海外能源渠道,并在中東、中亞、非洲等多地屢有斬獲,俄羅斯氣源之于我國,是錦上添花、好上加好,而不是不可或缺的能源命脈。
我國從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獲得新的供應來源,將接通來自緬甸的天然氣管線,同時計劃興建多個新的液化天然氣(LNG)終端,因此它有理由對2020年之前的能源供應充滿信心。
土庫曼斯坦計劃將該國向我國的天然氣年出口量增至600億立方米,這一規模足以與中俄之間自2006年以來一直在協商的天然氣購買規模相抗衡,后者每年的總供應量預計達到680億立方米。
注: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新華網、人民網、我國新聞網、我國商界網、新京報、國際能源網、財經網,特此致謝。
版權聲明--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