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講到三國的時候,很多人都喜歡把劉禪吹捧得特別高。說他是大智若愚,真正聰明的人。否則,怎么會在諸葛亮去世后30年后,依然能保住蜀國呢?到了晉國后,依然生活得特別滋潤。
其實想想看,當年劉備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,打下了蜀國的基業(yè)。現(xiàn)在拱手讓人,是不是可惜呢?當時劉禪投降時,姜維的大軍還在劍閣,并不是已經(jīng)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
這也難怪,姜維聽到劉禪投降后,憤怒的把出劍砍在石頭上說,我們都還沒有投降,劉禪作為皇帝怎么能先投降敵人。
不過,我們今天不講劉禪的對錯,而是講講他的七個兒子。因為《三國演義》只講到天下一統(tǒng),對于劉禪的后代,基本都是一筆帶過。所以,外星君就重新挑出來,再給大家講講。
第一個是長子:劉璿

劉璿因為長子的身份,被立為太子。不過劉禪比較會享受生活,保養(yǎng)也不錯。所以他基本等不到把劉禪熬死的那天。劉璿是一個比較喜歡騎馬射箭的人。有這種愛好的皇子,可能是崇尚武藝,也可能是染上花花公子的惡習。
不過,劉璿性格倒沒有呈現(xiàn)出什么過于驕橫、奢侈的一面。
當時劉禪投降后,,姜維做為大將軍,依然想要再拼一把。他假裝投降鐘會,騙取鐘會信任,希望利用鐘會的軍隊,幫助自己回復蜀地。

姜維曾經(jīng)給劉禪寫了一份奏折,奏折上面說:‘希望皇帝能暫時忍受屈辱,他一定會擊退入侵者。“在那種情況下,姜維依然不放棄,性格當中的堅韌不拔,令人贊嘆。
不過,姜維的計謀,最后雖然殺了征討蜀國的兩大元帥:鄧艾和鐘會。但事情最后泄露,導致魏國的軍隊失去統(tǒng)帥的約束下,在蜀國大肆燒殺。姜維本人戰(zhàn)死,太子被殺。多說一句,關羽的家人也在這場動亂中,被龐德的兒子殺了。

老五:劉諶
這是劉禪兒子中,性格最為剛烈的一個。他聽到父親投降后,就在爺爺劉備的靈位面前自殺。后來蜀地的老百姓覺得他還不錯,就在劉備的廟里,給他塑了一尊雕像。

第二子:劉瑤、第四子:劉瓚、第六子:劉恂、第七子:劉虔
劉禪的這四個兒子,都跟隨他搬到了晉國。到了晉國后,都各自有分封。不過晉國后來因為內(nèi)部宗室打得不可開交,也就是”八王之亂“,搞得晉國實力空虛。后來又遇到匈奴人南侵,晉國被打得只好南遷。而劉禪的這四個兒子,都在這場動亂中喪生。
老三:劉琮
劉禪還沒有投降,他就去世了。所以,后來的事情他也沒摻和。
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,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:腦洞外星人,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
'>'
版權聲明--以上內(nèi)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(wǎng)發(fā)表,未經(jīng)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