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巴九靈 (微信公眾號:吳曉波頻道)
我們在生活中,常常會感嘆“XX東西最近又漲價了”,比如過去十年里,我們身邊所有東西幾乎都漲價了:
房價:不同的城市多則3-4倍,少則1倍;
一根油條:從1塊錢變成幾塊錢,貴了2-3倍;
一碗方便面:從3塊錢變成5塊錢,貴了接近1倍;
理一個發:從10幾塊錢變成了20-30塊,貴了至少1倍;
即便是全國人均收入,也漲了1.5倍。
除了這些漲價的商品之外,少數沒有漲價的商品則常常被我們所忽略。

10年前我們買一份報紙,只要5毛錢,現在買一份報紙,還是5毛錢;
10年前到電腦城買一個當時主流配置的電腦,可能是4-5千,現在你跑到電腦城或者在網上買一臺同樣是目前主流配置的電腦,價格還是4-5千;
最典型的“不漲價”還是可口可樂,20年前,一瓶可樂是3塊錢,10年前,一瓶可樂也是3塊錢,現在,一瓶可樂還是3塊錢。

漲價的原因好解釋,因為它是一種我們生活中的通脹現象,很常見而且很直觀。一來這十年里,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了3倍,經濟規模增加了1.8倍,貨幣發得比經濟增長更快;二來百姓總體的收入增加了,不管買東西還是賣東西,價格提升都是自然的選擇。
而那些不漲價的東西,則要相對復雜一些,或許給我們也能帶來更多的啟示。
一種解釋是,可樂、電腦、報紙是工業品,可以依靠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。比如可口可樂的自動化生產線,一分鐘可灌裝成千上萬瓶可樂,相應的成本結構中,人力占比很少,這幾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對其的影響不大,因此售價就可以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。

而很多漲價的商品、服務,比如理發、早餐店賣的油條,涉及的人力環節很多,這幾年人力成本一增加,價格也就蹭蹭往上漲了。
不過,規模化生產和低成本,只是解釋了可口可樂確實具備了不漲價的能力,但是并沒有解釋不漲價的意愿。
這就涉及到可樂的市場結構了。
可樂作為一種飲料,是有很多替代品的。可樂價格漲一倍,消費者可能就想我改喝別的,加多寶、王老吉、茶飲料、咖啡飲料,甚至礦泉水也行。不過,對于替代品的考慮,還是一種短期的競爭策略,還不足以解釋為什么可口可樂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,都沒有漲價,那么關鍵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因素。
可樂,是一個雙寡頭壟斷競爭的行業,基本上就是兩個大玩家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玩,他們出于市場競爭的目標選擇不漲價。

在目前的價位上, 2016年整個碳酸飲料業的產值是800多億,而利潤率則只有大約5%,這還是在大部分市場由可口可樂、百事可樂這兩家超大規模廠商貢獻的前提下實現的。
數據來源:根據我國食品業協會數據計算。
我們粗一看,覺得這是個辛苦行業,規模不小,利率卻很低。其實還可以反過來理解,可口和百事這兩家都已經這么大規模了,把成本壓得低到不能再低,也才這么一點利潤率。如果有競爭對手想要進這個行業,做不到這么大的規模,沒辦法把單位成本降到像可口和百事一樣低,根本就不可能賺到錢。
因此,這個行業有著非常高的競爭壁壘,利潤率不高,但是兩個大玩家靠著規模,也能賺到錢。
反之,如果把價格提高,一開始利潤率是提高了,但新的競爭對手就會不斷進入,隨著價格戰的開啟,產品的價格也越來越低,利潤也越來越低。
在經濟學上,這種競爭格局有個專用名詞,叫做“古諾均衡”,說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:
古諾均衡
一種產品市場只有兩個賣家,賣的東西基本無差別,兩個賣家相互之間也沒有任何串通行為,不過都知道對方將生產多少、怎樣定價,這樣,雙方都可以確定最優的產量來實現利潤最大化。
在這種均衡之下,低價格和微薄的利潤,將大部分競爭對手阻擋在行業之外,而少數的巨頭則依賴于規模生存下來,獲得尚屬可觀的總量利潤。

在商業中,價格是一種綜合現象,它不是單純由成本決定的,同樣也可能不是單純由需求決定,影響的它的因素,還有市場結構——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、貨幣供應量,還是消費者結構,最終體現為供需雙方的均衡。
對于我國的企業而言,這一輪產業升級是一種伴隨市場結構調整,重新建構競爭壁壘的過程。
一種競爭策略是提供差異化的產品,提升與消費者議價的能力,獲得更高的利潤率;
而另一種策略,則是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樣,對行業競爭整合,維持微薄的利潤,這種低成本的策略,不能建立在人力、土地、環境這些已經逝去的優勢上,而需要建立在定位能力、產品能力、信息化能力和消費者關系的維護能力這些新的要素上。
小互動
漲價or不漲價,這是一個問題,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寫下自己身邊關于漲價或是不漲價的故事,小巴會選擇其中的一部分有趣或有料的亮出來。
以下為網友評論:
網友“手機用戶56345661970”:10年前嫖娼女人100元,現在也只有100元,為什么沒漲,說明可樂和女人一樣,多喝,多嫖,對身體健康有害。
網友“JACKDAOSHEN”:誰說可口可樂沒漲價誰是瞎子吧,你看看他們弄的那個瓶子,掐腰,縮脖,哪還是瓶子啊?都他媽的成藝術品了[大笑][大笑]
網友“山鄉人家1”:只有農民種的糧食沒漲[流淚][流淚][流淚],其實果農種的水果也沒漲多少,完全是賣水果的加幾倍在出售,還有蔬菜也同樣[發怒]
網友“都市睡了我們醒著”:這么多年了彩票還是兩元,算良心吧?
網友“劉勇軍41”:你是不是沒喝過可樂?原來可樂兩塊五,罐裝兩塊。玻璃瓶的一塊。現在瓶裝三塊,罐裝兩塊五,玻璃瓶的兩塊。你竟然說沒漲價
網友“濕哥2”:說的和真的一樣,扯這么多數據你沒發現可樂瓶子越來越小么?可憐你找那么多數據,屁用沒有了。
網友“我瘦但我有節奏49591941”:高鐵打倒了方便面以及省級長途汽車!
網友“老劉11”:還是喝白開水好,現在的飲料真不敢喝了!
網友“手機用戶51200530658”:讓物價局作答。物價局最能把這個問題說清。
網友“戀愛的感覺8”:現在做飲料的多如牛毛你敢漲價就是死。
版權聲明--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