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眾多諸如美人魚,古代龍的神奇生物傳說中,獨角獸無疑是最著名的一種。獨角獸從出現至今一直受到大眾的喜愛,早到表現獨角獸形象的Albrecht Durer作品和中世紀的相關掛毯,然后是新世紀的爛俗海報甚至是孩童T恤,哪里都有它們的身影。然而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它奇特的外表,其實這種神奇生物背后的故事也同樣使人著迷。
獨角獸并不是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的,它的形象隨著時間逐漸被人們勾勒出來,塑造的過程則包含了人們無數的借鑒與發揮。最早關于獨角獸的報道是由希臘哲學家克泰夏斯(Ctesias)于公元4世紀記錄的,那是從旅行者口中聽來的異國傳說:“那是一種印度的野獸,它們大小與馬類似,或者更大一些,通體白色,有著深紅色的頭部和深藍色的眼。它們的前額上長著一根約1.5英尺長的角。"獨角獸的角據之后補充有白色,紅色和黑色。
隨后獨角獸的傳說便流傳開了,而不同文化中對于它的描述都有些許不同。我國民間傳說中有種類似的生物——麒麟,它頭頂長著一根12英尺長的角,身披5色花紋,被人們當作好運的象征。
和美人魚一樣,獨角獸曾一度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。兩者確實還有不少共同之處,它們的形象都來源于遠方的旅行者口述以及一些其他傳說。獨角獸可以說是出身豪門,許多重要人物都對它做過研究,就像亞里士多德,凱撒大帝和馬可波羅。人們對獨角獸的迷戀隨著圣經的大量印刷和分發而迅速增長,要知道,圣經舊約中對獨角獸提及了7次之多。
幾個世紀以來,人們相信獨角獸是真實存在的,畢竟有關于它的故事和藝術作品數不勝數,它們大概是存在于那個無比遙遠的大陸使人難以企及吧。另一些信徒則認為獨角獸和渡渡鳥一樣,已經由于人類大量捕殺而滅絕了。
純潔的象征作為一種充滿了象征意義的神獸,獨角獸常常被描繪成白色以代表純潔。盡管如此,傳說中它們還有另一個特征——自戀。愛慕虛榮和在鏡子前自我欣賞也是人們賦予獨角獸的特點。一些信徒認為獨角獸拉著亮晶晶的屎,放的屁是彩虹,但這樣美好的獨角獸形象并沒有得到廣大傳說的支持,卻成為了人們創作的材料。
那么如何抓住一只獨角獸呢?相傳它們十分難抓,由于獨角獸力量強大野性十足,只有使用狡詐的辦法設下圈套才能抓住。首先,需要的原料是野獸陷阱和處女一枚。
然后我們可以開始抓捕行動:首先找到獨角獸出沒的森林,然后讓一位處女作為誘餌坐在附近的空地上(樹樁或者倒地的枯木之類),之后我們只需靜靜等待就好。傳聞獨角獸只有在貞潔少女面前才會放下戒備,然后被之吸引過去,這時獵人們就可以把握時機抓住或者捕殺獨角獸了。
要說人們捕殺獨角獸的原因,那當然是為了它的角。
獨角獸之角一直以來都被視為珍寶,有著多種于凈化有關的魔法力量,包括凈化河水湖泊,或者中和毒素。歷代國王無不渴求解毒這一功效,有哪個國王不害怕有刁民想害朕呢?想殺自己的人太多確實是很大的壓力,其中既有外部的勁敵又有內部的子嗣們蠢蠢欲動。
Nancy Hathaway在自己的《The Unicorn》(1980,Penguin Books)一書中講述了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判斷獨角獸角真假的方法:他叫來了自己最喜愛的仆從,讓他喝下混有獨角獸角成分的毒藥,國王失望的看到自己的仆人暴斃了。這下國王想必是要拿著收據去退款了。
15世紀時,倫敦報紙曾刊登過一則神奇藥水的廣告,宣稱其原料是正宗獨角獸的角,喝過之后包治百病,包括潰瘍、壞血病、抑郁癥、肺結核、暈厥以及一種叫做"King's evil"的疾病(淋巴結腫大癥狀,常導致結核病)。獨角獸藥劑可以做成口服液(4盎司一次,“次數越多越好”)也可做成藥片(12片一盒),并且兩款售價都只需2先令。
另外某些作家曾表示獨角獸是因為人們捕殺過度而滅絕的,和一些非洲犀牛的命運極其相似(人們大量捕殺犀牛以獲得犀牛角),這些角要不作為戰利品出售,要不研磨之后作為中藥的極品藥材使用。
到了啟蒙運動時期(16世紀),人們對世界的探索愈發全面,而獨角獸似乎始終沒有被找到,獨角獸的信徒們也明顯減少了。莎士比亞在《暴風雨》中用反諷的語氣說道“現在我終于相信世上有獨角獸了。”,一如當時人們認識的覺醒,大眾開始質疑獨角獸的存在,認為它只是童話故事里的動物罷了。
然而,現代人已經可以“制造”出獨角獸了。20世紀80年代人們通過手術的方法在一只山羊頭上移植了合并的角芽體,它作為人造獨角獸被帶到集市和馬戲團里展出。盡管動物保護人士對此大為惱火,美國農業部經調查宣稱這只動物很健康,因此展出得以繼續下去。這只“獨角獸”直到1987年才最終退出舞臺。
盡管過去了兩千年,獨角獸依然維持著自己受歡迎的形象,在人們心中它永遠是這樣,強壯、高貴,不斷激發人們的幻想。
版權聲明--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