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認為,蛇頸龍游泳時是蜷著脖子的。但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博士生Pernille V. Troelsen用三維模型模擬了它們的游泳方式后認為,直著脖子游泳對它們來說可能更輕松一些。
當恐龍稱霸陸地時,海洋里的王者卻是蛇頸龍。從三疊紀到中生代的大約1.4億年間,它們都在海中,以水里的幾乎一切東西為食物。蛇頸龍有很多身體特征,其中最矚目的當然是它們的長脖子。不是所有恐龍的脖子都是長的。有些恐龍頭大脖子短,這有助于它們捕殺大型動物。蛇頸龍卻是小頭長脖子,而且脖子長度可達7米。擁有長脖子有很多好處,但游泳時卻是個問題。
比起短脖子蛇頸龍,長脖子的蛇頸龍使用脖子的頻率會少一些;它們吃的東西也不一樣。長脖子一族喜歡守株待兔,等著獵物上門,就像今天的鱷魚一樣。這能夠幫助它們節省能量,因為經常移動長長的脖子是件很累的事。蛇頸龍的四肢對它們的游泳方式影響巨大。它們的游泳方式跟企鵝和烏龜差不多,但能量消耗很大,所以它們不會長時間長距離地游泳。
但它們具體是怎么做的呢?Troelsen根據簡化后的蛇頸龍體型建立了3D模型,模擬了它們游泳時的情況。她發現,為了讓身體更加符合流體動力學,蛇頸龍在游泳時必須讓脖子保持豎直。
她解釋道,“我們之前都認為蛇頸龍進化出長脖子是出于捕食方面的需要,但并不了解它們的運動方式。這種生物存在了1.4億年,是地球上任何現存生物都無法比擬的。”
如果蜷著脖子游泳的話,會給蛇頸龍帶來更多阻力,所以它們是直著脖子游泳的。那么它們的游泳速度如何?目前還沒有確切答案,但這項研究讓我們離正確答案更近了。
Troelsen稱,之前的研究認為,根據四肢運動方式和品種的不同,蛇頸龍的游泳速度大約在0.4米/秒至2.5米/秒之間。但這些研究都認為它們是蜷著脖子游泳的。然而,蜷脖子帶來的阻力使它們無法以8千米/小時游泳;事實上,當速度為3.6千米/小時時,這種阻力就已經很大了。但如果蛇頸龍是直著脖子游泳的,它們的速度就能夠輕松達到8千米/小時,只是這時候它們的游泳路線就必須得是直的,這就限制了它們的捕食范圍。
當然,現在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。Troelsen還將繼續結合蛇頸龍化石的情況,建立更精確的3D模型進行研究。
版權聲明--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