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大連沿海地帶,人們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依靠大海生存著。于大哥就是其中的一員,他在遼寧省大連莊河市海邊承包了一片池塘進行海參養殖。海參養殖工作一年中有6個月是較為忙碌的。(圖/李文龍 文/王羊)

于大哥一大早就和妻子出發了,在東北鄉下摩托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。

這一大片池塘都是于大哥承包的,總共有40畝左右。圖中用網圍起來的目的是將其他的水生物盡量控制在網內,外面那一大片區域才能更好地養殖海參。像家畜養殖一樣,這整個池塘當地人也稱為“圈”。

下水撈參需要特殊的裝備,皮衣、手套、護目鏡等等,需要一個人來協助穿脫。在穿之前還要在里面穿上保暖內衣,因為水下會很冷。

這個能收口的長袋子就是一會兒抓到海參后盛放的容器。

進水前調試一下設備,這身裝備是特制的,穿上以后內部會留一些空氣,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人在水里也能漂浮。這個塘里的水最淺處有半米,最深處要接近兩米,沒過頭頂。

每次下水都要有一個人劃船跟著進行協助,一方面幫忙撈海參,另一方面照顧一下水中人,萬一體力不支可以及時救援。

于大哥家的兩只狗也是“圈”的守護者,基本上每一家都在圈旁養了狗。

于大哥的妻子在水里撈了一些蝦,用最普通的鹽水煮,吃起來卻比市場上買來的鮮太多,這是他們在海邊生活特有的享受。

大約40分鐘后,他們開始返回了。于大哥平均一天下一次池塘。

在岸上等待的妻子幫于大哥脫下不透氣的裝備。

上岸后的于大哥一邊抽煙一邊若有所思的看著他撈的海參。

于大哥的成果,大概有40條。“這些都太小了,以前見過的不知是這多少倍。”于大哥一邊說著一邊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。

談到養殖的投入,于大哥說,兩個方面,換水和撒藥。換水要半個月一次,撒藥要看具體的情況。另外,據了解,海參對生存環境要求異常苛刻,不能見一丁點油,因此平時要認真看護,禁止人們向水中倒污水或垃圾。

「 hi,看“我國人的一天”,請上“我愛熱可樂”哦,域名www.52rkl.cn 」
于大哥撈的海參一稱不到10斤,但是答應好收參的人已經來了,于大哥只好派另一個人下去再撈一些。

池塘邊的繩上掛的都是這樣的白手套,方便買參的人戴上挑選海參。

終于撈夠了10斤,順利完成了交易。于大哥說“現在市場價是60塊錢一斤,比不上前些年了,最高的時候都100塊錢一斤。”

騰訊圖片《我國人的一天》(微信號chinaoneday),真實生活,點滴記錄,展現平凡而偉大的我國人。投稿或來信可以發送郵件至:1311211184#qq.com (發送郵件時請把#改成@)
文章來源騰訊新聞,建議下載騰訊手機新聞客戶端瀏覽
當前:
我國人的一天
推薦:每日輕松一刻神吐槽FUN來了新聞哥
上一篇:我國人的一天:撿菌子的少年
下一篇:我國人的一天:廣場領舞者
版權聲明--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,自行辨別真假,損失自負
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。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@foxmail.com ,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!
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評論